编者按:1939年——2019年,80年间,一批又一批的茶人在白沙溪付出光阴,耕耘,并收获。红网、时刻新闻此次报道的8位白沙溪茶人,或兢兢业业于一线车间,或传承创新在制茶工艺,或挽狂澜于既倒,让白沙溪革故鼎新。他们在不同的年代里闪光,湖南白沙溪茶厂的辉煌,也离不开所有勤劳并锐意进取的白沙溪人。
肖益平在检查茶的品质。
红网时刻记者 刘志雄 通讯员 王凯 益阳报道
老一辈口中的茶号子是肖益平的童谣,千两茶的制作工艺也因肖益平得以重现人世并留下传承。
肖益平,白沙溪茶厂常务副总经理,他的头衔有一长串,高级农艺师、国家茶叶技术标准化委员、国家边销茶工作组委员、中国黑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等等,他还是首批“中国制茶大师”。
但要问肖益平在制茶上最得意的,得数恢复“世界茶王”千两茶的制作这事。
千两茶的生产工艺复杂,在新中国成立前只流传于少数民间作坊,其制作工艺只掌握在极少数技师手中。1952年,实行国有化经济改革,白沙溪茶厂将少数掌握千两茶技术的技师聘请到茶厂带徒生产,第一次恢复了因战争一度失传的安化千两茶生产。
1958年因国家计划变动,砖茶市场需求量大,要求白沙溪茶厂提高生产效率加大产量,白沙溪以机械化生产的花砖茶代替人工踩制的千两茶,千两茶暂别市场。
1983年,白沙溪茶厂为拯救市场上绝迹了近30年的千两茶传统制作技艺,请回退休老员工带领年轻员工学踩千两茶。肖益平刚进白沙溪茶厂,也在这批学徒中。在熟悉的劳动号子声中,他一边学踩茶、学编织篾篓包装,一边有心地向老员工询问千两茶原料的拼配和发展历史。但毕竟年仅19岁,肖益平能学到的接触到的东西少,成文的记录也不全面。
1997年,时值香港回归,肖益平任副厂长,恢复千两茶生产的念头愈发强烈。但是“恢复千两茶生产,技术要恢复,原料要研究,技师要寻找”。
肖益平(左二)在与员工交流鉴赏茶砖。
“以前工作的时候很多想法,但别人都说我激进。”肖益平回忆说。1990年,他走遍了白沙溪茶厂的所有车间,也是这一年,制茶在肖益平的心中从职业变成了事业。“我那会下班后还去试验制茶,有时在家,有时在厂里,对于一辈子的事业,我干劲足得很。”
从压制车间当学徒开始,肖益平就利用休息时间帮其他师傅干活,边干边学。他当过机长(压制车间的龙头,生产效率的决定性环节),挖过毛茶,捆过箱,1987年到筛分车间,1989年到包装车间,1991年,肖益平当上大车间的副主任。“从原料到成品,我都很熟悉。”肖益平说,“连包装这种活女孩子都没我快。”
年轻时候学到的东西,给肖益平打下了坚实的事业基础。“那个年代的政治学习,促我一生都走在正道。”
也许是潜意识中有了危机感,或是多年的积累让肖益平有了这份信心,更或是平日里学制茶试制茶让他关于千两茶的记忆不断的浮现,“恢复千两茶”,成了肖益平的执念。
千两茶恢复制作的主要难点工艺有三,一是这个能长能短能大能小的外包装,二是原料的拼配,三是踩制。
当时肖益平能找到的会做篓子的师傅只有两位,年已耄耋。两位老人接受了肖益平的委托后,聚一起回忆、研究了一个星期,终于做出符合要求的篾篓。而懂得踩制的老人肖益平也只找到5位,年纪最轻的都有75岁。
至于千两茶的原料拼配,肖益平只能四处找记录、找人问,搭着自己曾学制千两茶时的记忆和记录,慢慢摸索。
试制的同时,由厂里的技术骨干边做边学,亦如肖益平当年在车间学师一般,只是这次,他们学的是“世界茶王”千两茶的制作工艺。
“很险,差点失传。”
回忆时肖益平只感叹了这一句,1997年千两茶试制成功后,当年的老技师们相继去世。
但七星灶的炉火已经在白沙溪茶厂重新燃起,千两茶的诞生也打破了白沙溪茶厂只做边销茶的传统,让白沙溪茶厂“真正开始了改革开放”。此后,白沙溪茶厂每出一种新产品,必有详细记录生产全过程的生产指导书。
2008年,白沙溪茶厂千两茶制作工艺,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而肖益平也有了个习惯,每年新春开工第一天,将满满一车松木柴火送进车间,升火开灶。时至今日,肖益平的微信签名仍是“奋斗一辈子,只为几片树叶子”。
(资料来源:红网益阳站)